作者在這本的敘述方式,使我覺得兩個主角的對話和內心戲,都像是為了跟讀者介紹自己是怎樣的人而生的。跟讀者介紹角色沒有問題,但在表達角色性格時,如果能多用點行動來取代某些對話和內心戲,感覺會比較自然。不然有可能使作品不像小說,而像台詞本。
湯子燦一開始因為一些小摩擦與同儕的因素,對徐軒江沒有好印象。這種因為朋友不喜歡而跟著不喜歡的人,我有在現實中遇過,這點感到特別真實。有時只要一個轉念,對人的印象就會不一樣。有時就是差一個契機認識一個人,而湯子燦剛好遇到了,並進而喜歡上他。
兩人都很擔心年紀差造成他們相處不順,不過在我看來他們的價值觀很像,只是在吵架前少了一點溝通和真心話。兩人都因為太在意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形象,而不敢放開表現。不過像徐軒江抱湯子燦去看醫生那段我覺得很真性情展露,也是我覺得整本裡最甜蜜的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