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喜好度給這麼低分……通常我不太寫不喜歡作品的心得,也鮮少主動去提與作品有關的話題,秉持著既然(作品)與我不合,那就不要勉強相處的態度在對待,但我實在太想吐這本了。
開頭不到3頁就充滿著各種讓我想吐槽的細節,一方面覺得自己這麼較真簡直是雞蛋裡挑骨頭,另一方面又覺得憋著不吐槽實在太痛苦了,糾結完之後決定還是提一下。首先一個不看電影的人怎麼可能會用看電影的錢來當計算單位,而且都用鐵公雞來形容伍樂妍了,好歹計算單位應該用房租、伙食費這類省不掉的費用當單位吧?後面還說她兩年下來花最多錢買的東西是耳塞,耳塞這種用銅板就可以買到並且可以重複使用的東西,把它形容成是她兩年下來最大的花費實在有點誇張,這樣誇張的描述方式不但沒有讓我感受到主角的省,甚至還降低了故事的真實感。再來主角說「幸好每當風雨來襲的日子便事先將手機調為振動,不然可真要失聯了。」這句是想表達伍樂妍平時手機都開靜音模式嗎?不太懂這段想表達的意思。
雖然可以感覺到作者想把伍樂妍描寫成一個摳門的人,但伍樂妍的某些行動真的不像一個愛省錢會做的事,像是她想找投資相關的書籍,第一選擇竟然不是圖書館!書店好歹也應該是排在圖書館找不到書後的選擇吧?而且書都花錢買了,竟然翻了一下就放棄繼續研讀,就算是看在心疼錢的份上至少要把書看完一遍吧?以及明明都有那麼多投資失敗的經驗了,卻還不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滿腦子都是等著別人報明牌,我看得頭好痛啊。真的賠錢也是自找的,完全對她產生不了同情心,如果作者的目的是讓讀者跟冉唯尊一樣看不順眼伍樂妍,那她成功了,但很我很懷疑這真的是作者的目的嗎?
前面對伍樂妍的印象太差,導致就算後面冉唯尊對她改觀愛上她,我也無法對她產生好感,畢竟是男主角對她改觀,不是我對她改觀。而且她成為冉唯尊的助理後行為還是很讓我不敢恭維,自顧自的誤會,又自顧自的離職,超級不負責任。
故事裡出現一堆真實存在的明星名字讓我有點出戲,連帶想起我比較喜歡以古代為背景的故事的原因。我覺得以現代為背景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時效性的,有些流行語或描述可能只有在盛行的當下會有所同感,隨著時間的變遷會漸漸地對故事產生出脫離感來。比如說十五年前沒有智慧型手機,只有摺疊機,當年在描述手機時會很自然地出現翻蓋這個動作,但對現在的人來說這個動作反而是比較陌生的。而以古代為背景的故事,由於和真實生活相隔太遠,反而一開始在看的時候就不會在裡頭尋求熟悉感。所以我在看以現代為背景的故事時比較喜歡沒有太多現實痕跡的作品,不過以上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而已,可能有人跟我相反,反而喜歡看時事梗很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