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聊聊代入感

昨天突然想通,明明對一見鍾情的故事可說是無感,常常無法理解角色為何只看一眼就能馬上愛得那麼深,但某部我很喜歡的作品,男主角對女主角應該可以算二眼鍾情,我卻沒有質疑過男主角喜歡上女主角的原因。以前覺得可能是因為男主角不是因長相而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男主角連女主角的長相都不清楚),比一些看到角色笑臉就愛上的作品給我來得有說服力,結果根本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真相是當男主角對女主角一見鍾情的同時,我也對女主角產生了好感,簡單來說,我也幾乎對女主角一見鍾情了(X)。所以我對其他一見鍾情的故事不感興趣,根本是因為在角色們一見鍾情的那刻我沒有跟著愛上角色的關係,與角色的心情差距太大了,所以才無感。

而且這部我不只喜歡上女主角,在女主角尚未被男主角成功追到(迷惑)時,我已經先淪陷在男主角的魅力中了,處在幾乎跟角色同時心動的情形下,自然不會對故事的安排有所疑惑。

以前覺得自己看故事是屬於不代入角色派,現在想想這說法不是很精確,應該說是「會把心情代入角色中,但不會想成為那個角色」派才對。比如說,我超級愛看言情小說,但我不想當女主角(男主角也不想),玩乙女遊戲時也不想成為女主角(所以不喜歡無臉無名字無個性的女主角)。我雖然沒有化身為主角,但要說我有沒有和角色心情同步?多少還是有的。

要說我是完全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故事也有點不對,心情上可能比較像主角的朋友吧?想當在旁邊推主角一把的朋友,為他們的故事心急、感動,想參與其中,不想只是在一旁看著。因為是以朋友的心情在看故事,不是以旁觀者或主角的立場,所以當主角的另一半很渣,或是他一直處於接受而不付出的立場時,我不太會有「他憑什麼」、「他不值得」的想法出現(我也不清楚有這種想法的人多不多,只是在駡角色的討論裡,我比較有印象的是這兩句話),我的心情比較偏向「我朋友喜歡上壞人了,怎麼辦?!」,不自主地為他們擔心。